a8体育行业百科详情

【轻松】秦公帝王陵

  刘卫鹏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 副研究馆员  内容提要 战时期,秦每灭一个诸侯,就将这个家的宫殿建筑在都咸阳北原上进行仿造,总称为六宫室。关于六宫室的位置,前人研究有认为在长陵邑的,有认为在咸阳宫附的。本文认为秦写放的六宫室应该在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一带,其分布地点可能不止一处。除了长陵邑内怡魏村一处外,安陵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有数处秦汉时期的遗址,可能也是秦仿造的六宫室之一。  关键词 咸阳北阪 六宫室 位置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至泾渭,殿屋复道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后汉书·皇后纪曰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秦在咸阳北阪仿照关各诸侯修建的宫殿一般称之为六宫室殿。秦始皇时修建的六宫室,目的首先在于纪念削群雄的战功,同时也表示了他对各建筑艺术的喜爱。1属于一组纪功性质的建筑群体。  对秦仿建的六宫室,古人很早就关注到了。宋元时期,在西安咸阳发现过卫字和楚字瓦当,有学者认为是秦仿卫楚宫殿的瓦当,并推断秦作六宫殿瓦当皆用其号以别之。2陈直先生考证卫字瓦当应为未卫尉官署所用之瓦,表示徼巡之礼,将其认为秦仿六宫殿之瓦之类,傅会失实。3楚字瓦当也非秦物,秦始皇因其父庄襄王名子楚,故避楚讳,凡楚字皆改为荆,不会有楚字瓦当,楚字瓦肯定是汉物,也许是西汉同姓诸侯楚元王在京建宫室所用之瓦。4说明西安咸阳一带发现的卫字和楚字瓦当同秦始皇时修建的六宫室是没有关系的。  建后,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大体确定了秦咸阳城的范围,对秦咸阳宫遗址也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基本确定咸阳窑店镇的聂家沟至山家沟为咸阳宫,王沟宫殿建筑遗址曾出土过云山纹瓦当,柏家嘴也发现有关特点的瓦当,六宫室可能在其西两侧或杂错其间。5王丕忠在汉长陵邑西南角采集到的半圆形瓦当三件,直径1518厘米,分别为双兽树枝纹树枝菱角纹和云水纹,同战时期齐都临淄出土的瓦当相同,据此,他认为秦写放的六宫室应在汉长陵邑一带,即咸阳市韩家湾乡怡魏村附。6徐卫民也持此观点,认为秦修建六宫室是为了表彰秦统一六的功绩,也具有美化都城的作用。7刘庆柱认为六宫室是软禁六贵族用的,若离咸阳宫太远不便监督,因而不可能延伸到长陵以北。8王学理认为在西起王沟,到杨家湾的咸阳原二级阶地上有许多秦建筑遗址分布,尤以聂家沟往到三义村之间的一段最为稠密,将三十处。六宫室是同秦的其他宫殿混杂在一起,距离咸阳宫不会太远。9  咸阳原坦开阔,土层深厚,南缘呈阶梯状的多级阶地。史记记载的咸阳北阪就位于咸阳原上。关于咸阳北阪的具体位置,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刘庆柱认为咸阳北阪即秦咸阳故城所在原上,汉武帝时别名渭城,后赵石勒于汉渭城置石安县,石安县建于石安原,石安原秦名北阪。王学理认为咸阳北阪是指渭城湾到杨家湾之间的咸阳原南坡之地。王丕忠认为咸阳北阪即今咸阳以北的原地,西起塔儿坡至怡魏以,西五十多华里的咸阳北原,均属咸阳北阪之地。何清谷认为秦咸阳宫城建在咸阳原一级阶地上,即头道原上下。宫城的西北皆呈斜坡状,故称咸阳北阪。  阪同坂。说文坡者曰阪。阪即是原和隰之间的过渡地带。如入鸿门的斜坡称为鸿门坂,骊山西麓的漫坡叫芷阳坂,泾河南岸上咸阳原的北坡被呼为长坂。秦始皇巡风陵渡北的蒲州城,将其附的长坂改为蒲坂。从字面意思理解,咸阳北阪应该是在咸阳城或咸阳宫北部的斜坡地带或原上,距离咸阳城有一定距离。以此作为基准的话,咸阳宫两侧的斜坡地带就要排除在外了。同时,既然是写放诸侯宫室,明显是带有炫耀和纪功的性质,应该是在咸阳城外专辟一块或多个区域仿造的,但不会同秦咸阳的宫室混杂在一起。关各列被秦破灭的时间有先后,所以仿造的诸侯宫室也有时间上的先后。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认为秦写放的六宫室应该在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一带,其分布地点可能不止一处。除了长陵邑内怡魏村一处外,在安陵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有数处秦汉时期的遗址,可能就是秦仿造的六宫室的一处。此地正好位于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正北1500米处,靠二道原边的斜坡地带,符合史书记载的咸阳北阪图一。  2002年35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调查安陵时,在安陵部的跃进村一带发现两处秦汉建筑遗址编为Ⅰ号和Ⅱ号。后又经过几次复查,发现了曲尺形的夯墙遗迹,该墙将安陵部15号陪葬墓基本包括其图二。垣墙西总长732米,南北通宽212米。部垣墙宽5.4米,夯层整坚硬,厚4.512厘米,均厚度57厘米。部垣墙南北长115米,其北墙向西延伸418米后折而向北延伸97米,再折向西延伸314米,其北墙在跃进村北部一段被破坏。西墙从北端往南延伸184米,在1号陪葬墓封土西北角消失。南墙段有保存图三,至跃进村南部消失,西段未发现。从钻探面图看,该曲尺形夯墙将安陵25号陪葬墓基本包括在内,认为其为安陵陪葬墓园的垣墙似无大碍,但垣墙并未将1号陪葬墓全部包括在内,而于其南部和西部消失。所以,此垣墙的性质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确定。  Ⅰ号遗址位于5号和6号陪葬墓北部,地面发现大量的绳纹瓦片和云纹瓦当,还有黄白色带黑色斑点的卵石散水。遗址南部发现有路土和杂有麦秸秆的夯土块,上有黑色的墨绘痕迹,可能属于墙皮残块图四。4号陪葬墓封土北侧20米处的一个断面上发现西向下水管道三组,上面一组,下面并列两组。下水管道剖面呈五角形,外面饰粗绳纹,内面饰麻点纹或布纹,通高34直壁高23.5底宽39壁厚2.7厘米。管道南侧暴露出一段西向夯墙,墙宽2.15米,夯层厚4.512厘米,现存13层。夯窝圆形底。水道北侧发现大面积的瓦片堆积层,大多为外饰粗绳纹内素面的板瓦,也有少量的绳纹筒瓦几何纹铺地砖下水道及陶器残块,几何纹铺地砖边长36厚2.5厘米图五七。  Ⅱ号遗址位于1号陪葬墓北侧,十三号公路的西侧,向北一直延伸到高干渠附,西边接安陵侧的冲沟,南北250米西180米。遗址南部内发现西和南北向夯墙数道,其最南边一条西向夯土墙长140米,稍北的三条西向夯墙宽2米,长5060米,可能属于遗址内房屋建筑的墙体。在该墙的西北又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墙及下水道遗迹。遗址地面发现有大量粗绳纹板瓦筒瓦和云纹瓦当残片,还有不少细绳纹筒瓦及回纹空心砖残块图八九;遗址北部发现有卵石散水图十。1号陪葬墓规模较大位置特殊,推测其墓主为鲁元公主较为可信。10该墓西北的这处建筑遗址面积巨大,从陵墓北侧一直延伸至高干渠边,西边似以冲沟为界,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安陵寝园遗址的规模,所以Ⅱ号遗址可能为秦时修建的一处宫殿建筑,具体的归属可能为六宫室之一。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处遗址可能是秦咸阳的北宫遗址。11  另外,2008年全第三次文物普查咸阳地区普查队在王沟村北部150米处的高干渠下发现一处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址,分布面积8万方米,断面上暴露的灰坑发现有大量绳纹筒瓦板瓦残片云纹瓦当残块,还有素面半瓦当铺地砖及罐盆釜等陶器残片图十一十二。王沟西侧不远就是秦咸阳的一处民墓葬区黄家沟墓群。该遗址应当是秦咸阳西北边界处的一处建筑。  总之,秦咸阳城北部的二道原上及塬边的坡地上应该是史书记载的咸阳北阪,原应分布有不少秦的宫殿建筑,六宫室就位于其。秦末的战火将这些巍峨的宫殿建筑群烧作废墟,随后建立的西汉王朝将皇家陵墓修建于其上,导致这些遗址淹没于汉代的陵区内。包括长陵安陵及部分陪葬墓所在的位置就是秦时的宫室所在,长陵陵园及封土就发现不少半圆形瓦当及秦的圆形瓦当,而秦瓦更是随处可见。有效甄别这些遗迹和遗物还有待于将更加细致持久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这对确定秦宫室建筑的分布及秦咸阳城的范围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推测只是个人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多斧正。  注释  1何清谷关秦宫位置考察,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见宋敏求长安志,李好文长安志图,马非百秦集史。另秦会要订补瓦当卫字瓦当楚字引秦汉瓦当图记长安志均作秦瓦。  3陈直秦汉瓦当文字概述,文物1963年第11期。  4同1。  5刘庆柱秦都咸阳几个问题的初探,文物1976年第11期。  6a.王丕忠李光军从长陵新出土的瓦当谈秦兰池宫地理位置等问题,人文杂志1980年第2期。b.王丕忠秦咸阳宫位置推测及其他问题,秦汉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7徐卫民秦都城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8同5。  9王学理咸阳帝都记,三秦出版社,1999年。  10墓前立有赵王如意墓标志碑,不知其何从。多数学者认为这是鲁元公主墓,本文也认同其为鲁元公主墓。  11首先提出此观点的是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的李朝阳先生。

  秦始皇帝陵博物2011秦始皇帝陵博物.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大全600万25倍极昼全景枪球 下一篇:【网站】揭秘网站SE衣识社优化如何判断一个网站是否优化过度?